“我原想,再回去做事或许可以帮我解脱我的颓丧;可是要一个人驾车、一个人吃饭,几乎令我无法忍受。有些区域根本就做不出什么成绩
来,虽然分期付款买车的数目不大,却很难付清。 “1938年的春天,我在密苏里州的维沙里市,那儿的学校都很穷,路很不好走,我一个人又孤独又沮丧,所以有一次我甚至想要自杀。我
觉得成功是不可能的,活着也没什么希望。每天早上我都很怕起床面对生活。我什么都怕,怕我交不出分期付款的车钱,怕我交不出房租,怕
没有足够的东西吃,怕我的健康情况变坏而没有钱看医生。让我没有自杀的惟一理由是,我担心我的姐姐会因此而觉得很难过,而且她又没有
足够的钱来支付我的丧葬费用。 “后来有一天,我读到一篇文章,它使我有勇气继续活下去。我永远感激那篇文章里那一句很令人振奋的话:‘对一个聪明人来说,每一
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。’我用打字机把这句话打下来,贴在车子前面的挡风玻璃上,让我开车的时候每一分钟都能看见。我发现每次只活一天
并不困难,我学会忘记过去,不想未来,每天早上我都对自己说:‘今天又是一个新的生命。’ “我成功地克服了对孤寂与需要的恐惧,我现在很快活,也还算很成功,并对生命满怀热情和爱。我现在知道,不论在生活上碰到什么事
情,我都不会害怕了。我现在知道,我每次只要活一天——而‘对一个聪明人来说,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’。” 你猜下面几行诗是谁写的: 这个人很快乐,也只有他快乐, 因为他能把今天看成是自己的一天; 他在今天里能感到安全,能够说: “不管明天有多么糟糕,我已经度过了今天。” 这几句话听起来很现代,却是写在基督降生的30年前,它的作者是古罗马诗人何瑞斯。 我知道人性上最可悲的事就是,我们所有的人都不去生活,我们都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,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放在窗口的玫瑰
。 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种可怜的傻子呢? “我们生命的短暂历程是多么奇怪啊。”史蒂芬·李高克写道,“小孩子说:‘等我是个大孩子的时候……’可是又怎么样呢?大孩子说
:‘等我长大成人后……’然后等他长大成人了,他又说:‘等我结婚之后……’可是结婚了又能怎么样呢?他们的想法变成了‘等到我退休
之后……’。然后,等到退休之后,回头看看所经历过的一切,似乎有一阵冷风吹过来——他们把所有的都错过了,而这一切又一去不复返了
。我们总是无法及早学会这个道理:生命就在生活里,就在每一天和每一时刻里。” 底特律城已故的爱德华·依文斯先生,在懂得“生命就在生活里,在每一天和每一个时刻里”之前,几乎因为忧虑而自杀。 爱德华·依文斯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,起先他以卖报为生,然后在一家杂货店当店员。后来,家里有7口人要靠他吃饭,他谋到一个当助
理图书管理员的职位,虽然待遇很低,他却不敢辞职。直到8年之后,他才鼓起勇气开始他自己的事业。开始之后,他就用借来的55美圆,干出
了一番大事业,一年能赚两万美金。 然而,不久厄运降临了——非常可怕的厄运:他替一个朋友背负一张面额很大的支票,而那位朋友破产了。很快的,在这次灾祸之后又来
了一次大灾祸,那家存着他全部财产的大银行垮了,他不但损失了所有的钱,还负债16000美圆。他受不住这样的打击,“我吃不下,睡不着,
”他告诉我,“我开始生起奇怪的病来。没有别的原因,只是因为担忧。有一天,我走在路上的时候,昏倒在路边,以后我就再不能走路了。
他们让我躺在床上,我的全身都烂了,伤口逐渐往里面烂,我连躺在床上都受不了。我的身体愈来愈弱,最后医生告诉我,我只有两个星期好
活了。我大吃一惊,写好我的遗嘱,然后躺在床上等死。挣扎或是担忧都已经无济于事了,我只好放弃,也放松下来。连续好几个星期了,我
每天都睡不到两个小时。可是因为这时候一切困难就快要结束了,我反而睡得像个孩子似的很安稳。那些令人疲倦的忧虑渐渐烟消云散,我的
身体恢复了,体重也开始增加。 “几个星期之后,我就能撑着拐杖走路了。6个星期之后,我又可以回去工作了。以前我一年曾赚过两万美圆,可是现在我能找到一周30美
圆的工作的话,就已经谢天谢地了。我的工作是推销用在运送汽车的轮船上轮子后面的挡板。到这时,我已经学会不再忧虑、不再为以前发生
的事情后悔,也不再为将来的事忧虑了。我把所有的时间、精力和热情,都放在推销挡板上。” 爱德华·依文斯的进步很快,几年时间,他就成了依文斯工业公司的董事长。多年以来,这家公司一直是纽约股票市场交易所的一家公司
。如果你乘飞机去格陵兰,很可能降落在依文斯机场——这个机场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。可是,假如他没有学会“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
”的话,爱德华·依文斯绝对不可能获得这样辉煌的成就。 你大概还记得白雪皇后说过:“这里的规矩是,明天可以吃果酱,昨天可以吃果酱,但今天不能吃果酱。”我们大多数人也是这样:为昨
天的果酱发愁,为明天的果酱发愁,却不会把今天的果酱厚厚地涂抹在现在吃着的面包上。 就连法国伟大的哲学家蒙坦也曾犯过类似的错误。“在我的生活中,”他说,“曾充满了可怕的不幸,而那些不幸大部分都是以前从来没
有发生过的。”我的生活和你的生活,也都是这样。 “想一想,”大诗人但丁说,“这一天永远不会再来了。”生命正在以难以置信的速度飞速流逝,就像我们在空间上正以每秒19英里的速
度跑过,但今天才是我们最值得珍惜的,也是我们惟一能真正把握的一段时间。 这也是我的朋友劳维尔·汤姆斯的观点。我最近在他的农场与他共度周末的时候,我注意到他引用了《圣经》第118篇的句子,装在镜框中
,挂在他收音机旁的墙上,好让他常常可以看到。这两句话是: 这是耶和华所定的日子, 我们要在其中, 高兴欢喜。 我的另一位朋友约翰·罗斯金在他的书桌上放了一块石头,石头上只刻有两个字——“今天”。我的书桌上虽然没有放什么石头,也没有
把警言挂在墙上,不过我的镜子上倒贴了一首诗,在我每天早上刮胡子的时候都能够看见它——这也是威廉·奥斯勒爵士放在他桌子上的那首
诗——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位很有名的印度戏剧家哈里达沙。在此,不妨把它贡献给读者。 向黎明致敬 注目黎明! 因为它就是生命, 生命中的生命。 在它短暂的时间里, 蕴涵着你的所有幻想与现实: 成长的福佑, 行动的荣耀, 还有成功的辉煌。 昨天恰如一场梦, 明天如同一个幻影, 但生活在美好的今天, 却能使每一个昨天成为一个快乐的梦, 使每一个明天都充满了希望的幻景。 好好看着这一刻吧, 这就是你应该对黎明的敬礼。 所以,你对于忧虑所应该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,如果你不希望它干扰你的生活,就要学习威廉·奥斯勒爵士——“用铁门把过去和未来隔
断,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。” 现在,请你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,然后写出各个问题的答案: 一、我是否忽略了现在,而只担心未来?或者只追求所谓的“遥远奇妙的玫瑰园”? 二、我是否经常为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而后悔,并因那些已经过去、已经做过的事情使现在更难受? 三、我清晨起床的时候,是否形成了明确的意识——“我要抓住今天”,尽量利用这24小时? 四、如果我真的做到威廉·奥斯勒爵士所说的“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”,是否能使我从生命中得到更多的东西? 五、我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做,是下个星期、明天,还是今天?
|